返回首页
您还没有登录!   登录 | 免费注册 | 搜索 |
曹婉芬
  文章
工意兼得婉芬壶

前一篇 紫苑巾帼亦英豪——贺曹婉芬紫砂集出版 新一篇 博采众长 九转一壶

文:潘春芳

蜀山旧有东坡院

一带居民浅濑边

白宕家家哀玉响

青窑处处画溪烟

       清代著名词人陈维崧的《双溪竹枝词》为我们形象地描绘了当时蜀山周围生产陶器的兴旺景象,可谓风景独特有声有色。20世纪30年代最繁荣时,蜀山山麓之南及西北边约千余米的范围内,就有十几条龙窑在烧造陶器,场面何等壮观。直到20世纪下半叶,蜀山镇的人们几乎仍然靠制陶为生。高级工艺美术师曹婉芬1940年就出生于蜀山的陶业世家,从小耳濡目染,受到紫砂陶艺的熏陶。她回忆童年去外祖父家玩耍时,总是喜欢到对门去看朱可心师傅做茶壶,直看得如痴如醉忘了回家。有时还忍不住动手玩玩制壶工具,捏捏泥巴,显露了对玩泥的浓厚兴趣。

       终于在她15岁那年成为童年时仰慕的紫砂艺术大师朱可心的门生。经几年严格的训练,刻苦的学习,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,成为紫砂技术骨干,担负起培养艺徒的工作。她工作中虚心好学,善于吸收先辈名师特长,先后跟裴石民、王寅春进修,使技艺更加精进。1971年为了发展农副业紫砂半成品加工业务,担负技术辅导员工作,足迹遍及洋渚、西望、大浦等地乡村,培养了大批农村紫砂半成品加工人员,为紫砂行业大发展作出了贡献。

       1980年后,随着紫砂行业高潮的到来,曹婉芬的紫砂技艺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。1981年进紫砂厂研究所,在顾景舟大师的指导下研制紫砂造型,1983年她参加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班学习陶瓷造型设计理论,专业理论水平及创作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,创新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。多件作品被中南海紫光阁、中国工艺美术馆、南京博物院等单位收藏。

       《曹婉芬紫砂集》收编了著者从艺半个世纪的紫砂作品上百件,林林总总,蔚为大观。《壶艺掇英》是她的代表作品之一,集中表现了紫砂陶艺的造型特点及不同泥色,既有精致规矩的筋纹器、方圆器,又有充满自然气息生动情趣的花塑器,显示了曹婉芬“工意兼得”的精湛技艺。她不仅制作历代经典品种达到形神兼备,又是一位在艺术道路上永不止步,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。她不断拓宽思路,并与中外陶艺家交流合作,创作了一批富有现代清新风格的作品。《无暇壶》、《怒放壶》等均是她的著名作品。

 


2007-11-06 16:11:08 |  浏览 (2355) |  收藏 |